1、凝胶电解质,无内部短路。热容量大,热消散能力强,能避 免一般蓄电池易产生的热失控现象,因而在高温操作时较为可靠,电池不会产生“干化”现象,工作温度范围。 2、由于电池为胶状固体,所以电解质浓度均匀,不存在酸分层现象。 3、酸浓度低,对较板腐蚀弱,并采用*特的管式较板,因此电池寿命长。 4、电池较板采用无锑合金,电池自放电极低。20°C下存放两年后,还有50%以上的容量,即两年内不需补充电。 5、**强的承受深放电及大电流放电能力,具有过充及过放电自我保护性能。 6、电池抗深放电能力强,100%放电后仍可继续接在负载上,在四星期内充电可恢复原容量。 7、采用高灵敏低压伞型气阀使蓄电池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8、采用多层耐酸橡胶圈滑动式密封 保证了使用寿命后期较柱生长时的密封性能。 德国阳光A500系列蓄电池描述: 德国阳光电池 A500系列,在环境温度为20°C时,可存放2年,产品设计寿命达7年,电池容量从1.2–200 Ah C20。 德国阳光A500系列蓄电池型号列表: 产品型号 电压(V) 容量(AH) 长(mm) 宽(mm) 高(mm) 重量(kg) A506/1.2S 6 1.2 97.3 25.5 51 0.33 A512/2 S 12 2 178.5 34.1 60.5 1 A506/3.5 S 6 3.5 134.5 34.8 60.5 0.7 A506/4.2 S 6 4.2 52 62.3 98 0.9 A506/6.5 S 6 6.5 151.5 34.5 94.5 1.3 A512/6.5 S 12 6.5 151.7 65.5 94.5 2.6 A506/10 S 6 10 151.7 50.5 94.5 2.1 A512/10 S 12 10 152 98 94.5 4 A502/10 S 2 10 52.9 50.5 94.5 0.7 A512/16 G5 12 16 181 76 152 6 A512/25 G5 12 25 167 176 126 9.6 A512/30 G6 12 30 197 132 161 11.1 A508/3,5 S 8 35 178.5 34.1 60.5 1 A504/3,5 S 4 35 90.5 34.5 60.5 0.5 A512/40 A 12 40 210 175 175 14.5 A512/55 A 12 55 261 135 208 19 A512/60 A 12 60 278 175 190 21.8 A512/60 G6 12 60 278 175 190 21.8 A512/65 A 12 65 353 175 190 24.4 A512/85 A 12 85 330 171 213 31 A512/115 A 12 115 286 269 208 40 A512/120 A 12 120 513 189 195 41 A512/140 A 12 140 513 223 195 48 A512/200 A 12 200 518 291 216 70 目前,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在电力操作电源、通信电源中广泛使用,由于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结构的特殊性,在运行中可靠地检测蓄电池的性能,并有针对性地对蓄电池进行维护变得困难但又很迫切.从电源系统运行的高可靠性要求,各类蔷电池监测系统也在广泛使用.但不同的测试模式对蓄电池的性能状况反映也不一样,多年的研究和运用表明,内阻检测是目前较为可靠的测试方式之一,而蓄电池的不同失效模式对内阻的反映情况也不一样,了解蓄电池的内阻和各种失效模式的关系,合理地分析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内阻数据,有利于更好地对蓄电池进行检测和维护.近年来,由于原材料的涨价,国内很多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厂家采用了很多新的生产工艺,由此而来对新工艺蓄电池内阻数据分析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合理地选择此类蓄电池内阻数据基准,对判断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性能有很大的帮助;合理地运用内阻数据维护蓄电池,对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有很大的作用,为获得较大的安**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过度放电: 蓄电池被过度放电是影响蓄电池使用寿命的另一重要因素。蓄电池的寿命取决于其放电深度,放电深度越大,使用寿命就越短。当蓄电池被过度放电到输出电压为零时,会导致电池内部有大量的硫酸铅被吸付到电池的阴极表面,形成电池阴极的'硫酸盐化'。由于硫酸铅本身是一种绝缘体,它的形成必将对电池的充、放电性能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在阴极板上形成的硫酸盐越多,电池的内阻越大,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就越差,其使用寿命就越短。不能完全放电,避免过度放电,较好放电的幅度在30%~50%之间。 阀控密封电池是如何实现密封的 1)负板栅采用无锑铅钙合金,提高负极析氢过电位,也就是提高气体析出的临界电压,据测算采用铅钙合金比低锑合金高200mv析出气体。抑制了氢气的析出,保持了一定的内压。并且有很强的耐腐蚀性。 2)采用特制单向安全阀,使电池内压保持一定的平衡,并且抑制外界气体(O2)进入电池内部腐蚀负极板栅,开阀压力为18-23Kpa,闭阀压力不小于8Kpa,并且有滤酸片保持电解液浓度一定。 3)采用孔率为90%以上的**细玻璃纤维隔板,吸附一定量的电解液,达到贫液式设计,并且留有足够的气体通道,能使气体在内部复合。 4)负极板活性物质过量10%,足以复合正极氧气的析出,使负极始终处于充电反应,防止析氢和盐化。满足了以上的4个条件电池实现密封。 电池如何出现鼓包变形现象 电池出现鼓包变形,主要是由体内压力激刷增加而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安全阀开阀压力过高,或者是安全阀阻塞。当体内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阀门不能正常打开,在这种情况下势必造成鼓包变形。 (2)浮充电压设得过高,充电电流大,导致正极板上O2析出加快,而来不及在负极复合,同时电池体内的温度上升也很快,在排气不及,压力达到一定时,使VRLA电池出现鼓包变形。 (3)VRLA电池充电运行中特别是在串联电池组中,如果对电池组进行过充电,若有品质不良的电池常会出现内部气体复合不良等现象,从而出现鼓包现象。 (4)因VRLA电池属于贫液式设计,对气体的化合留有预留避道,而如果有'富液'现象,就会阻挡产生的O2扩散到负极,降低O2的复合率,体内压力增大。 蓄电池常用的充电方法 恒定电流充电法 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始终保持不变,叫做恒定电流充电法,简称恒流充电法或等流充电法。在充电过程中由于蓄电池电压逐渐升高,充电电流逐渐下降,为保持充电电流不致因蓄电池端电压升高而减小,充电过程必须逐渐升高电源电压,以维持充电电流始终不变,这对于充电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要求较高,一般简陋的充电设备是不能满足恒流充电要求的。恒流充电法,在蓄电池较大答应的充电电流情况下,充电电流越大,充电 .时间就可以缩短。若从时间上考虑,采用此法有利的。但在充电后期若充电电流仍不变,这时由于大部分电流用于电解水上,电解液出气泡过多而显沸腾状,这不仅消耗电能,而且轻易使较板上活性物质大量脱落,温升过高,造成较板弯曲,容量迅速下降而提前报废。所以,这种充电方法很少采用。 恒定电压充电法 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电压始终保持不变,叫做恒定电压充电法,简称恒压充电法或等压充电法。由于恒压充电开始至后期,电源电压始终保持一定,所以在充电开始时充电电流相当大,大大**过正常充电电流值。但随着充电的进行,蓄电池端电压逐渐升高,充电电流逐渐减小。当蓄电池端电压和充电电压相等时,充电电流减至较小甚至为零。由此可见,采用恒压充电法的优点在于,可以避免充电后期充电电流过大而造成较板活性物质脱落和电能的损失。但其缺点是,在刚开始充电时,充电电流过大,电极活性物质体积变化收缩太快,影响活性物质的机械强度,致使其脱落。而在充电后期充电电流又过小,使较板深处的活性物质得不到充电反应,形成长期充电不足,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所以这种充电方法一般只适用于无配电设备或充电设备较简陋的特殊场合,如汽车上蓄电池的充电,1号至5号干电池式的小蓄电池的充电均采用等压充电法。采用等压充电法给蓄电池充电时,所需电源电压:酸性蓄电池每个单体电池为2.4~2.8V左右,碱性蓄电池每个单体电池为1.6~2.0V左右。 阶段等流充电法 综合恒流和恒压充电法的特点,蓄电池在充电初期用较大的电流,经过一段时间改用较小的电流,至充电后期改用更小的电流,即不同阶段内以不同的电流进行恒流充电的方法,叫做阶段恒流充电法。阶段恒流充电法,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也可分为多个阶段进行。阶段等流充电法所需充电时间短,充电效果也好。由于充电后期改用较小电流充电,这样减少了气泡对较板活性物质的冲洗,减少了活性物质的脱落。这种充电法能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并节省电能,充电又彻底,所以是当前常用的一种充电方法。一般蓄电池**阶段以10h率电流进行充电,*二阶段以20h率电流进行充电。各阶段充电时间的是非,各种蓄电池的具体要求和标准不一样。